高峰期日均交易量达1500吨,交易规模今年有望再创新高,全国开设潜江龙虾品牌店超4000家,“小龙虾主题高速服务区”日均接待游客2000人次,“潜江龙虾”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527.2亿元……
7月10日下午,潜江市副市长王冰在潜江小龙虾产业专题发布会上作上述介绍。
小龙虾是湖北的“顶流”农产品。2023年,湖北省出台“虾十条”,明确“潜江龙虾”为湖北唯一小龙虾区域公用品牌,全省共打“一张牌”。王冰介绍,在“虾十条”的推动下,潜江小龙虾养殖面积达到94.7万亩,上半年小龙虾养殖产量12.25万吨,同比增长4.6%。全国小龙虾交易枢纽地位凸显,今年上半年交易小龙虾17.7万吨,交易产值75.27亿元,预计2025年交易规模再创新高,交易规模领跑全国。建立小龙虾供应链平台,实现“产业数据+交易+物流+金融”一站式服务,平台入链企业1094家,注册用户数13.87万人,交易金额达161.2亿元。建成辐射全国600多个城市1200多个服务网点,形成以潜江为起点、4~14小时送达全国的冷链物流配送服务体系,推动整箱打包小龙虾的48小时平均鲜活率提升至94%。
湖北省“虾十条”提出,要大力推广虾稻共作标准模式。潜江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戴华介绍,当地创新推行“一镇一种一企一片”种植布局和“种业公司+合作社+加工企业”的紧密合作模式,推动规模化、标准化生产。2024年,全市虾稻订单面积达69.73万亩,较上年净增4.45万亩。
围绕养殖、加工、流通、餐饮全产业链,潜江还制定出台了《潜江龙虾全产业链标准体系》,推动《小龙虾冷链物流服务标准》从省级标准提升为《水产品冷链物流服务规范》国家标准,形成了“环境可监测、操作有规程、安全能追溯”的标准化格局。
湖北“虾十条”明确提出重点攻关“四季有虾”等产业关键技术难题,加大创新研发与成果转化力度。潜江市小龙虾产业发展促进中心主任章云表示,“四季有虾”关键在于解决冬季营养供给。湖北省小龙虾产业技术研究院聚焦核心环节,通过微生物发酵技术和特殊工艺优化饲料,提高低温下饲料的诱食性、消化吸收率及营养全面性。同时实施“肠外营养精准补给”,向养殖水体定期补充必需矿物质,维持水体稳定,保障冬季小龙虾蜕壳和正常生长。
与传统养殖相比,“四季有虾”模式效益显著提升。章云进一步说,首先是填补了市场“空档”。2024年12月至2025年2月,潜江累计上市冬虾约2.4万吨,实现产值约21.9亿元,有效填补了冬季小龙虾市场供应空白。以往是“春卖虾苗夏卖虾,寒冬腊月空塘趴”,现在能实现全年均衡供应,满足消费者“时时尝鲜”需求。其次是提升了养殖效益。“四季有虾”模式有效提升了单位面积产出和土地利用率,亩平节约苗种成本1000元,亩均增收超2000元。此外,“四季有虾”模式还有效规避了传统虾稻模式集中上市导致的价格“波谷”,提升了产业稳定性和养殖户抗风险能力。
近来,网上传闻“小龙虾价格大跳水”。作为“中国小龙虾之乡”,潜江也在发布会上作出回应,章云说,今年一季度,潜江小龙虾累计产量达2.56万吨,同比增长约9%,产值达27.32亿元,同比增长达到41.21%。这充分反映出以“四季有虾”为代表的绿色高效养殖模式推广成效显著。
根据全国最大的小龙虾交易市场潜网平台监测,今年1~6月,小青均价18.9元/斤,同比上涨16.7%;中青均价26.5元/斤,同比上涨8.2%;虾苗均价为16.3元/斤,同比上涨31.5%;仅炮头虾均价降了9.9%。每年5~6月进入水稻插秧时节小龙虾集中上市,价格会有阶段性回落,6~8月进入高峰消费期价格回升,这属于农业生产和消费的正常周期规律。
“6月27日,我们抽样收集了67份一线养殖户真实数据,抽样调查1~6月小龙虾养殖亩平纯收入为2659.2元、同比增长9%。”章云说,随着“四季有虾”技术的推广,冬春虾上市有效拉长了供应窗口,这将有力缓解集中上市带来的价格波动。
益通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